研究方向
根据实验室的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已有研究基础与成果,目前已确定如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知识处理
针对网络计算模式和网络化制造环境,从满足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对知识工程的需求出发,研究网络化制造全过程的知识描述技术,实现产品知识表达的无二义性和可重用性,建立基于网络计算模式的知识获取与管理机制以及网络化制造中的知识处理和共享机制。根据上述目标,确立如下的研究内容:1)面向网络化制造的知识获取与管理机制;2)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不完整信息的知识处理;3)异构制造知识的融合、集成与共享。
网络化制造的网络协同基础理论与平台
实现制造资源共享是网络化制造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种类繁多,信息传输协议各异,因此,为网络制造提供一个开放的中性网络支撑平台,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合理利用。实现参与网络化制造的主体快速、高效、安全、可靠以及方便与通用的协作环境,并满足开放与标准化的需求。根据上述目标,确立如下的研究内容:1)网络制造中的异构网络协议与转换;2)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信息安全;3)面向网络化制造的网络协同平台体系机构;4)网络环境下集成机制和网络协同的实现。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设计、生产与服务
考虑网络化制造对产品设计、生产组织和服务提出的新需求,必须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的资源共享环境,构建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产品设计模式、方法与支撑技术,最终使产品从设计、生产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利益最优化控制。根据上述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知识网格的产品设计资源共享环境及支撑工具;2)面向网络化制造的物流模式与支撑技术;3)支持协同设计的多媒体交流技术。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智能控制、虚拟实现技术
支持网络化制造的控制系统具有系统的安装维护、重构、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异地仿真、调试诊断等功能,以完成快速构建柔性生产线以投入试制和生产所必须的系统安装配置、调试改进、仿真监控等任务。根据上述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模型与智能控制;2)基于网络化的智能化远程加工、检测与监控技术;3)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分布式制造场所和设备的远程虚拟实现和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