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张军教授与卓汉逵副教授来实验室交流讲学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上午10:00,中山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军教授与卓汉逵副教授在湖南科技大学逸夫楼641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大数据和规划识别”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由唐明董副教授主持,实验室全体老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首先,张军教授以“大数据的理解和分布式进化计算方法”为主题,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描述了对大数据的理解以及大数据应具有的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和价值性,阐述了大数据是物联网与新型计算模式发展的产物,并指出大数据的4大特性使得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处理大数据时遇到了瓶颈,以机器学习和计算智能相结合的机器智能技术为实现大数据的建模、计算和决策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手段。张军教授在本次讲座中就“大数据的理解”发表了独到的见解,条理性强,内容丰富,开拓了在场师生的学术视野,同时也为实验室师生对“大数据的理解和分布式进化计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接着,卓汉逵副教授作了题为“Action-Model Based Multi-agent Plan Recognition”的主题报告,讲述了如何通过多代理规划识别使“Stupid root”变为“Smart root”的过程,指出以前的 MAPR 方法需要团队活动序列库作为输入。然而,收集团队活动序列时,要确保足够的覆盖范围通常是困难和昂贵的。卓汉逵副教授讲述的报告中放宽此约束,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别基于这样的行为模式,并使用最先进的加权MAX-SAT求解器解决此类问题。该方法还允许在不完全观察到的计划痕迹的情况下使用。
报告后,实验室师生与张军教授和卓汉逵副教授就大数据和多代理规划识别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张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处理和传感器网络。现为中山大学超级计算学院院长,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 “机器智能与先进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超算工程软件”工程中心主任、广东普通高校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广州分会主席、ACM广州分会主席。
卓汉逵,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智能规划、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现任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2013.5-2014.5为香港诺亚方舟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12.2-2013.2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后;2007.10-2009.12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从事研究助理/博士后工作。
张军教授在作报告
卓汉逵副教授在作报告
张军教授和卓汉逵副教授展开讨论
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