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副教授以"绿色可靠低开销的云服务供应机制研究"为主题,分析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服务被云化,使得云平台中的服务和用户数量急剧增加,而如何在保障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实现云服务供 应的低能耗、高可靠性及网络资源开销最小化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此报告从云服务概念、云服务供应存在的挑战、云服务供应关键技术(低能耗的云服务供应、高可靠的云服务供应、低资源开销的云服务供应等)等三个方面汇报了我们在云服务供应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然后,浙江大学邓水光副教授作了题为“移动服务计算”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服务计算作为一门新兴的计算学科,代表了分布式计算的最新发展方向,是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追逐的热点。过去十年见证了服务计算从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各类服务计算技术的应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未来服务计算将呈现什么发展趋势,服务计算研究的热点又将是什么?本次报告从服务计算的概念谈起,阐述服务计算发展历史及其重要里程碑,并将服务计算的发展分解为三个重要阶段,同时指出当前服务计算研究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和声音;之后,报 告结合讲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移动服务计算的概念、内容和挑战。
接下来,武汉大学马于涛副教授作了题为“复杂软件系统的网络化分析方法”的主题报告,介绍了随着计算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软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复杂,其规模与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大量堆积的底层细节和 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超出了开发人员的理解和控制能力,软件系统演变为人工复杂系统。本报告将侧重于介绍如何运用复杂网络思维方式,在软件结构分析、演化规律、复杂性度量、软件缺陷预测、开发者社交行为分析等方面进行软件工程研究,以期为复杂软件系统重要属性(如复杂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等)的度量评估和质量保证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最后,北京大学刘譞哲副教授作了题为“Mining Smartphone Usage Patterns: Measuremen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的主题报告。他讲到:移动应用(Apps)已经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和使用网络服务的主要途径,也为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 和机遇。本次报告通过大规模移动用户使用App的实际行为(下载、卸载、更新、联网)挖掘和度量,揭示若干行为模式和特征,基于这些发现来进一步指导移 动应用和系统的优化,包括:如何根据用户下载和访问更新规律更好地设计应用商店服务器端的带宽和缓存、如何针对Android设备“碎片化”特征进行设备 优先级排序、如何在用户评论数据缺失的情况下更精确地预测应用的质量和欢迎度,等等。
报告会后,现场的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
王尚广,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博导、IEEE高级会员。2006年、2008年、2011年分别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7月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3年5月进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 点实验室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服务计算、云计算、车联网等。
邓水光,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导,微软学者、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计算、云计算和流程管理。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中 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委会青年委员,CCF高级会员,IEEE、ACM会员。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7月获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进入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9年9月出站后留校任教。2014年、 2015年分别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深造。
马于涛,博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2015年武汉市黄鹤英才(专项)计划、2014年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入选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 级会员、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CCF青工委(通讯)委员,曾任国际服务学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副主席、CCF YOCSEF武汉AC委员、APSCC 2014、NCSC 2015会议出版物主席。
刘譞哲,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化软件技术、服务计算、移动计算等。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WWW、OOPSLA、ICSE、ASE、IMC、ICWS等领域知名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研制的《软件定义的云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获得2015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博士学位论文《基于社区的服务组装技术 研究》获2011 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0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国际CyberC大会最佳论文奖、国际服务科学大会最佳论 文奖、国际面向服务计算与应用大会最佳论文提名奖、国际自适应反射式中间件研讨会最佳论文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网构软件理论、方法与技术》入选 2014年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青年教授支持计划。
唐明董老师在主持会议
同学们在积极提问
报告会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编辑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