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至19日,知识处理与网络化制造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在逸夫楼641召开了为期一天半的2016年年中学术交流会。实验室主任、学校党委书记刘德顺教授、实验室全体教师以及研究生参与了本次会议。实验室各个研究方向的部分老师及研究生就自己目前所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拟申报的项目以及今后的研究设想等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多彩,讨论异常激烈。
在7月18日上午9:00,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建勋教授以《实验室发展的思考》为主题,从实验室的成长历史、规划定位、现有基础、合作伙伴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尤其是,刘建勋教授重点提出了实验室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多源融合的发展理念,始终搭好学科融合的协作平台,始终坚持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始终怀抱心向世界的视野胸怀,始终坚持面向应用的研究导向,始终保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的处事风格,始终保持互帮互助的团结氛围”。同时也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看法,并提出了实验室下一阶段的任务供大家研讨。实验室主任刘德顺教授对实验室发展理念与任务进行了肯定,并鼓励实验室全体师生要志存高远,扎实做事。
随后,林剑教授针对程序设计中的几个数学问题,结合步步高项目的实际需求,从几何与图论的角度,和师生们重点探讨了最短路径以及最优解的问题。他指出数学与计算机之间潜在的关联关系,并谆谆告诫在座的师生必须理论结合实际的去解决问题。实验室师生们对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与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数学问题探讨。刘德顺教授认为:这种为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的数学与编程的学生培养,实干性强,值得推广。同时,他也指出要用理论指导实际问题,要培养出不仅理论功底扎实,而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接着,廖璟副教授以《The Role of Wireless Measurement Methods in the Detection of SARA》为题,讲述了无线传感器在SARA的检测中的作用,描述了通过无线测量方法监测奶牛的PH值及其行为动作,以此判断奶牛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奶牛的生病率。另外,石敏同学以《A Topic-Sensitive Factorization Machine Model for Tag Recommendation》为题,讲述了分解机模型、LDA模型以及PageRank算法等在标签推荐中的应用,并对自己最近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讲解。
7月18日下午3点,蒋建明教授为师生做了一场“基于情景感知的生物安全机制在复杂信息安全检测系统中的研究”的报告,结合自己已有研究基础及工作,重点阐述了生物安全机制在信息安全检测系统的应用;随后,孙文武副教授以“基于单幅X线图像及模板的3D骨骼模型的重建方法”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讲述了其在医疗方面的价值;接下来,张婷婷同学和黄进同学分别以《基于显式与隐式反馈信息的Web服务推荐方法》和《一种基于社会化标注的个性化排序方法》为题讲述了自己目前的研究工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7月19日上午9点,赵肄江博士为师生们做了一场“众源地理信息可信度和数据融合模型与方法”的报告会,面向地理信息提出了其可信度度量以及数据融合模型,并就项目申报事宜进行了讨论。随后,王振恒博士以“基于历史数据的故障诊断及应用”为题,讲述了历史数据在故障诊断方面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毛宜钰同学和孙刚杰同学分别以《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和用户聚类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分布式检索思想的微博搜索研究-实验进展》为题讲述了自己目前的研究工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刘德顺教授亦对本次学术报告会进行了点评,对各位老师们的研究学术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全体实验室师生保持活力、努力进取。力争取得创新性的成绩。
刘建勋教授介绍实验室发展思路
林剑教授和大家一起讨论
蒋建明教授做报告
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