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预告
发布时间:2012/7/22 14:05:48 阅读次数:12181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长沙分论坛
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 下午15:00-17:30
湖南科技大学南校区新图书馆9楼大会议室(923)
举行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产学研结合及其发展之路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如何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实际上,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产学研结合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将政府、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产学研结合在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如何定位政府、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更好地激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又能够保证风险利益的主体企业乐于投入,从而形成产学研合作链条的良性循环?如何有效地整合现有的新技术,促进新成果的产业化,改变零散研发所导致的低投入、低收益现象?
本次CCF YOCSEF长沙分论坛将邀请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授和学者、IT行业的企业家、以及政府部门的领导做主题发言,并且与CCF YOCSEF同仁、湖南省各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各届感兴趣人士一道,共同探讨当前国内外产学研领域的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享大家对产学研相结合的认识和体验,共谋未来发展。
程 序
14:30 签到
15:00 报告会开始
特邀讲者:过敏意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演讲题目:物联网的探索与实践
特邀讲者:金 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湖南省金融货币识别与自助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服务科学的探索与实践
特邀讲者:王国秋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
湖南启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演讲题目:产业大势下的创新与创业
特邀讲者:龙 军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演讲题目:科技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体系研究与平台建设
执行主席:刘建勋 博士,湖南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 长沙分论坛AC委员
王国军 博士,中南大学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 长沙分论坛AC委员
董 威 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长沙分论坛主席
参与者: 产学研主体单位和个人,计算机专业人士,政府相关人员,受教育者,其他感兴趣者
报名联系:齐芳,YOCSEF长沙学术秘书,Email:csqifang@mail.csu.edu.cn; Tel: 0731-88877711
产学研结合及其发展之路论坛
特邀讲者:过敏意

过敏意,在日本筑波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09年以前,过博士曾任日本会津大学教授和系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同时,他还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过博士现已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270多篇学术论文,并被广泛引用。在并行程序的数据分布算法方面做出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并已写进教科书。他担任过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主席。他是ISPA、EUC等国际会议的创始人,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Journal of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等国际期刊的编委。过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并行和分布式处理、并行编译、普适计算、嵌入式软件优化和软件工程。他是IEEE高级会员,ACM、IEICE、IPSJ会员。
报告提要: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物体通过传感设备、通信手段实现全面互联的网络,包括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产物,可实现智能化的实时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上海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次报告将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在RFID、传感器网络、数据中心方面的研究,探索物联网的原理和内涵,并给出具体应用实例和前景。
特邀讲者:金 瓯

金瓯,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院客座研究员,湖南省金融货币识别与自助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售货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报告提要: “服务科学”是随着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复合交叉型学科,它将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产业工程、商务战略、管理科学、社会认知行为学和法学等领域综合在一起,旨在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所必需的相应技能。本报告将结合湖南省自助服务工程中心在现代服务技术、自助服务设备、自助服务平台、自助服务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服务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并给出应用实例。
特邀讲者:王国秋

王国秋,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南启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湖南华冠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技术总裁。先后主持过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专项、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项目,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是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业,荣立湖南省信息产业一等功。拥有发明专利7项,正在申报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主要研究方向为小波理论、图像与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最优的类-DCT变换、最优的小波变换和最优的多通道小波变换都拥有专利权,主持并成功设计了我国第一片具有完全自主原创知识产权的图像与视频压缩编码解码芯片,是我国数字音视频自主标准的首倡者。
报告提要:当今的社会,各种产业已高度发达。要想在业已完备的产业体系下寻求创新,是很困难的事。单纯的创新也许不难,但在产业限制与约束下的创新则是很困难的事。是砸烂一个旧产业还是改造一个旧产业,是创新的两种思维;能否引出一个新产业,则是创新的另一个境界。创新是创业的根本,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创业。从技术层面来讲,有原始创新,有集成创新,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非技术层面来讲,创新有模式创新,体制创新,手段创新,概念创新,观念创新。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能找到其创新的成份。各种创新方式需要的外部和内在的环境不同。就技术人才来说,技术创新是他的强项,知识产权是他的唯一资本。创新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要能找到产业的软肋,所以创新就是“吃软饭”。创业只是创新的延伸。本人试图结合自己的一些亲身体会,谈点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特邀讲者:龙 军
报告提要:科技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体系研究旨在建设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基础设施整合、标准规范、安全高效的科技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共享、挖掘和利用科技评价的信息资源,推动构建国家科技评价信息服务网格,建立科技评价的执行监管体系,为科技评价管理领域提供科学、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为完善科学研究的投入与产出的评价与执行监管机制提供决策服务,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报告结合科技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介绍中南大学网络评审系统工程研究所秉承“研以致用、特色发展”的研究宗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具体应用领域开展学术研究,打造“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三位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研究团队方面所做的探索工作。
执行主席:刘建勋

博士,教授,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知识网格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职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7年3月与2003年4分别于中南大学计算机系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获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7.7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出站。2008.1-2009.1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现为湖南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的研究方向:服务计算与云计算、工作流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知识与语义网格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9篇,EI光盘收录15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受理专利6项。现主持或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等项目20余项。
执行主席:王国军

博士,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
CCF YOCSEF长沙AC委员。现任中南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中南大学可信计算研究所所长。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容错计算”学科带头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2007年度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省杰青”)。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长沙市科技计划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曾获2006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4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2年湖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一等优秀学术论文奖。
执行主席:董 威

博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
YOCSEF长沙分论坛主席,军队育才银奖获得者。目前从事高可信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测试与验证等方向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863 课题1项、武器装备预研基金课题1项。此外,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2008年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2部、译著1部。
会场方位示意图:
湖南科技大学位置
湖南科技大学新图书馆位置

联系人:唐明董 13347327813
文一凭 13170324064